In-Fusion Cloning:成功地直接克隆大的表達載體 | |
【數(shù)據(jù)提供】Ansul Lokdarshi Graduate Research Assistant, University of Knoxville, TN |
|
【實驗簡介】 | |
下面實驗中使用了In-Fusion Cloning構(gòu)建植物中YFP標簽蛋白質(zhì)定位研究的正對照載體。無需傳統(tǒng)連接方法的亞克隆操作,我們直接將黃色熒光蛋白質(zhì)(YEP)克隆到一個植物雙向載體上,啟動子為花椰菜花葉病毒雙35S啟動子(CaMV D35S)。通過限制酶酶切和測序來篩選確認陽性克隆。從實驗設(shè)計到完成、確認克隆,整體時間比連接酶的方法少了兩天。 | |
【結(jié)果】 | |
PCR擴增獲得包含目標載體5’和3’末端序列的插入片段(圖1),PCR生成了一個單一的清晰的正確大小條帶(圖2左側(cè))。利用In-Fusion酶將插入片段克隆到線性表達載體上,檢測3個克隆均為陽性克隆,對其中一個克隆通過限制酶作圖確認(圖2右側(cè))。最終構(gòu)建的質(zhì)粒長度約9.5 kb,一次克隆實驗即成功了。 | |
圖1.構(gòu)建后的載體圖示。最終的載體是一個表達載體,用于植物研究,YFP與D35S啟動子在同一閱讀框中 | |
圖2. 得到了單一清晰條帶,并以100%的準確率克隆至線性載體上。左圖,插入片段的PCR擴增結(jié)果。使用CloneAmp HiFi PCR premix擴增了YFP(740 bp)片段。引物引入了適用于In-Fusion克隆的5'-和 3'-末端。右圖,構(gòu)建質(zhì)粒用限制酶消化后的電泳圖。使用Nco I 和Xba I酶切質(zhì)粒,得到與預期大小一致的條帶。 | |
【結(jié)論】 | |
In-Fusion Cloning僅通過一次克隆實驗,即完成了陽性表達載體的構(gòu)建,達到了100%的成功率。不需要亞克隆,從實驗設(shè)計到完成確認比傳統(tǒng)連接酶的方法減少了兩天。 | |
詳細實驗方法和步驟請見: | |
https://www.takarabio.com/learning-centers/cloning/in-fusion-cloning-tech-notes/direct-cloning-into-large-vectors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