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酶是由分子量為50,000的單體組成的二聚體,活性形式為含有Zn2+的糖蛋白的金屬酶。與大腸桿菌由來的酶同樣,催化所有磷酸單酯的水解,不能催化磷酸二酯以及磷酸三酯的水解。 |
|
■ 保存 |
-20℃。 |
|
■ 起源 |
Yeast carrying the plasmid which encodes the gene of calf intestine alkaline phosphatase |
|
■ 活性定義 |
在37℃、pH9.8的條件下,1分鐘內(nèi)水解對硝基苯磷酸鹽 (p-nitrophenyl phosphate) 生成1 μmol的對硝基苯酚 (p-nitrophenol) 所需要的酶量定義為1個(gè)活性單位 (unit)。 |
|
■ 用途 |
去除載體DNA片段的5′-末端的磷酸基團(tuán)。 |
|
■ 使用注意 |
底物濃度高時(shí),本酶最適pH約為10;底物濃度低時(shí),最適pH約為8,但特異性比高底物濃度時(shí)低。本酶在保存條件下非常穩(wěn)定,而在螯合劑存在的條件下,經(jīng)65℃、30分鐘加熱處理,99%的活性不可逆失活 (根據(jù)反應(yīng)條件不同有時(shí)也有例外) 。建議失活處理時(shí)使用苯酚,可使酶完全失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