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酶具有以下活性:
1. 5′-OH末端寡核苷酸的磷酸化及5′-P末端寡核苷酸的去磷酸化。
5′-OH + ATP→5′-P + ADP
2. 磷酸交換反應(yīng)
5′-P + ATP + ADP←→5′-P + ADP + ATP |
|
■ 保存 |
-20℃。 |
|
■ 起源 |
Escherichia coli carrying the plasmid encoding T4 pse T gene |
|
■ 活性定義 |
以Micrococcal Nuclease處理的小牛胸腺DNA為底物,在37℃,pH7.6的條件下,30分鐘內(nèi)使1 nmol的[γ-32P]ATP摻入酸不溶性沉淀物所需要的酶量定義為1個(gè)活性單位 (unit)。 |
|
■ 用途 |
1. DNA及RNA 5′末端的標(biāo)記。
2. 合成DNA接頭 (Linker) 的5′末端磷酸化。
|
|
■ 特性 |
1. 分子量:約140,000。
2. 亞基:四個(gè)亞基,分子量均為33,000,活性形式為四聚體。
3. 輔因子:反應(yīng)需要Mg2+和SH試劑如DTT的參與。
4. 抑制劑:7 mM的磷酸、焦磷酸鹽或磷酸鈉能夠抑制酶50%的活性,7 mM的硫酸銨抑制酶75%的活性。
|